二次草原鏖战,本来打的轰轰烈烈,**部队在作战中并没有吃亏,可是结果出人意料,尤其是**部队意外的放弃多伦,在国内引起渲染大波。[173]多伦的放弃意味着京津防线在北部出现了漏洞。尤其是担任京津防线防御任务的各部,纷纷指责晋军,矛头直指穆亚平。

京津防线各部同时上南京方面,对晋军骑兵部队擅自撤出多伦防线横加指责,并要求南京方面严惩。与此同时,国内的媒体以及民主人士,也开始炮轰晋军部队的逃跑行为。

反应最激烈的是京津地区的各大报纸,他们对穆亚平放弃多伦,一致认为,穆亚平致国土沦丧于不顾,致人民于水深火热于不顾,致中华民族整体利益于不顾,是彻头彻尾的军事逃跑主义,并强烈呼吁南京政府收复多伦。在强烈舆论带动下,甚至山西境内的各大报纸及民主人士都有微词和不满情绪,一时之间穆亚平成了舆论抨击的焦点。

穆亚平没有想到会出现这样的局面,他想不明白,原有的历史日本人在华北地区不断的制造事端,不断的蚕食国土,当时国内反应并不强烈,甚至麻木不仁,现在这是怎么了?

其实穆亚平忽视了一个事实,由于自己的蝴蝶效应,由于草原上的重大变局,由于京津地区于原有的历史“格格不入”,由于晋军部队的强大,整个北方的形势比、对照原有的历史,已经变得面目全非,因此,人们的想法和期望值也就发生了变化,他们寄以重托晋军部队也就自然成为众矢之地。而作为晋军部队的首脑人物,自然成为人们最关注的焦点人物,因此容不得你出现任何差错。

当然穆亚平对于出现这样的情况,是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关键是为什么要撤离多伦,不能公开解释,这一点让穆亚平很郁闷。坦率说南京方面他不担心,而媒体及民众的反应的确让他难以招架。

意外的是南京方面,并没有发出任何指责。尤其是对于穆亚平在多伦撤军,南京国防部的军事方面的专家,通过军事方面的考虑,认为在多伦撤军是明智的,毕竟多伦防线太突前了。按照这些军事专家的谋划,多伦防线早应该放弃了。可是政治方面的东西,致使南京方面保持沉默。其实山西方面尤其是穆亚平本人遭到抨击,他们也乐意看到。毕竟这小子太顺了,顺的让人嫉妒、眼红,这小子背上骂名,在不少心怀叵测的政客中间是“大快人心”之事。

眼下蒋介石对于北方局势仍然无暇顾及,他现在一门心思对付红军。应该说老蒋本人十分郁闷,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应该说布下了天罗地网,几乎到了疏而不漏的程度。可是这股被视为心腹大患的红军,居然左突右跑,在重兵围剿的夹缝中游刃有余。

前段时间,红军兵蜂突然指向贵阳,当时把在贵阳坐镇指挥的蒋介石吓了一跳,他以为红军要占领贵阳,急忙调兵遣将。那成想红军只是虚晃一枪,掉头向西而去。正当他想不明白之时,红军抢渡了金沙江,进入四川以西彝族地区,几十万大军的围剿宣告破产。

蒋介石回到南昌行营,继续发布命令,并对红军残余部队继续围剿,同时电令四川军阀刘湘继续堵截北窜的红军主力。明知刘湘或许出工不出力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京华风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未来小说只为原作者自由的老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自由的老枪并收藏京华风云最新章节第六十九章 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