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陈紫云带领10名弟子,辞别丈夫柳大茁从神木地区返回山西太原。[173]、一行人到达太原便感觉到了浓浓的硝烟气味。尽管电台、广播、报纸没有什么震撼人心的报道,尽管太原城内的百姓仍然波澜不惊、歌舞升平,可是太原城内出现了很多防御工事,这一点稍有一点军事常识的人,便不难看出端倪。

陈紫云等一行人来到晋军司令部,穆亚平单独接见了他们。一见面穆亚平便开门见山说:“陈女士,大战迫在眉睫,不得不安排你们提前去美国,也许我不够道德让你们夫妻天各一方了。”陈紫云说:“穆司令,为了祖国的原子能工业,为了日后祖国的强大,这点困难算什么,我和大茁已经商量好了,不做出成绩我绝不回国。”

穆亚平说:“陈女士,记住你这次去美国,首先说服钱学森加入其阵营是重中之重,尽快把研究小组建立起来,你们这个机构是一个地下组织,所有人员要分散到美国的各个科研机构,要在第一时间掌握美国的最先进的原子能理论方面的成果。另外要广泛搜罗这方面的人才,保持低调,不要引起美国方面的关注。我在美国给你们预留了大笔资金,你们从事科研活动和生活没有任何问题。”

陈紫云严肃的点点头说:“穆司令我记住了。”穆亚平接说:“中日战争随时都可能爆发,大战迫在眉睫。无论发生任何事情,都不可动摇在美国的科研活动,一定要切记,你们是在为中国的未来,担负着一项神圣而光荣的任务。好了!多余的话我就不多说了,船票我已经给你们订好,你们于6月15日,在上海乘坐一艘英国邮轮前往美国。”

陈紫云一行前脚刚走,陈亦文便从西安返回向穆亚平汇报飞机制造厂的筹建工作。去年八月份,穆亚平从南京回来后,便安排陈亦文抽调人手,并由他全面主抓西安飞机制造厂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配合南京方面进行广泛合作。上个月陈亦文抽出时间马不停蹄前往西安视察。

去年八月份,陈亦文和毕承恩电报联系,不到半个月工厂选址便搞定,接着便拉开了基础设施建设,西安方面的资金由毕成恩的西北贸易总公司全额支付。

受其影响,南京方面和德国方面的谈判加速,不到一个月中德双方便达成协议,协议内容和穆亚平的构想没有什么实际出入。中方提出的如此优越的条件,德方哪有不接受之理。由于时间短暂,日本人暂时没有察觉,而德方也没有公开此信息。西安事变后,老蒋考虑要快速加强自己的武备,便督促德方尽快把机器设备、国内工程技术人员转运中国西安。由此,陈亦文前往西安亲自筹划。

一见面陈亦文兴高采烈说:“穆司令,从德国转运而来的机器设备已经到达西安,德方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图纸目前已经到达南京,估计本月中旬能到达西安。”穆亚平暗喜问:“基础设施筹建怎么样了?”陈亦文答:“我来之前,混泥土浇灌工程已经进入尾声,下一步就是厂房筹建工作。”穆亚平说:“你回去后,厂房筹建工作可以不用着急,甚至可以停下来。”陈亦文吃惊问:“这是为什么?”

穆亚平说:“不要问为什么,执行就是了。前几天我已经安排山西大学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京华风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未来小说只为原作者自由的老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自由的老枪并收藏京华风云最新章节第六十九章 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