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很清楚法国的底线,当年法国划分殖民地的时候,把以西贡核心的殖民地称作南圻直辖领地,而岘港一带则称为中圻半保护地,河内则被称作北圻保护地。显然,他们对三地的看法是有区别的。虽然,后来法国征服了安南国,并把重心北移到河内,作为未来征服中国的桥头堡。但是同时也意味着,在与强国的争夺中,北圻和中圻是可以放弃的,某种程度上他们承认这种放弃并没有涉及到法国的核心利益。

宁海涛当然明白法国这种自我安慰的心理,所有失败者都是这种心理。不过现在的重点不是考虑法国人怎么想。而是,对于目前局势作出怎样的安排。[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特区的军队,在军事上已经实现控制河内为中心的大片土地,理论上法国并不存在短期反扑的能力,但是客观上分布在地方上,还有很多法国印度支那任命的地方警卫力量。

必须尽快对这些剩余地方势力进行收编控制,特区的所有机器都开动起来。第一集团军第7师、第9师也被用作警备部队快速投入到已经处于混乱边缘的印度支那的老挝,不过老挝多山,部队部署非常困难,这个时候,大同共济会原先在该地区的努力起作用了。大同共济会的地方负责人以及被吸收进组织的当地民族精英组成临时地方政府,维护地方秩序。

地方警卫力量要么就地解散,要么向大城市集中,接受整编。在印度支那的正规军事力量中,一百年的奴化,已经实现95%是当地人,这些人一般都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5%的法国人全部是军官。地方上的法国人更少,基本就是靠一些卖国的二狗子来维持治安。

在中央委员会确认收编方案之后,在芒街投降的印度支那部队首先被收编,经过特区的慎重考虑,认为未来特区空降师的部队应该优先发展,所以决定以第2师、第4师为核心,扩建第10师、第11师,并组成第二集团军原2师师长段勇为集团军军长,每师的编制按照原有标准,每师满编一万八千人。

得到提升还有第3师的海军陆战师师长李国栋提升为第三集团军军长,以第3师、第5师为基干,拆分为第3师、第5师、第12师、第13师,人员的缺口从投降部队中吸收,每师的编制还是一万八千人。

其余的投降部队和地方部队,则大部分被警备司令部改编,二线部队也从警备一师,扩展到十个师。

警备师扩展这么多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这帮子人不养起来,放在地方上也是闹事的主,与其这样,还不如扩编成警备师,特区现在无人驻守的岛屿还是很多的,也不怕没有事情干,白养人。

长达两个月的改编和控制占领区,在1936年中国新年之前,特区的军事力量全面提升。

有特区川军第7、8、9步兵师组成的第一集团军军长林夕,有第2、4、10、11师组成的第二集团军军长段勇,有第3、5、12、13师组成第三集团军军长李国栋,以及第6坦克师师长徐怀诚。一线部队总数超过了二十多万。

二线警备部队的兵力也差不多超过二十万。

基本满足了日益扩大的特区防务需要。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怒海穿越之征服1934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未来小说只为原作者愤怒之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愤怒之翼并收藏怒海穿越之征服1934最新章节146、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