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核物理实验室,不仅仅只是核物理研究,而是涉及整个核工程的各个方面。包括核工程、核反应堆、工程力学、工程流体力学、机械设计、核化学、核安全、核浓缩技术、激光技术等诸多领域。

很多区块还没有研究人员进入。[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杨正午沿着中央通勤通道把两边的各个实验室介绍给他们。结束的时候,对那些已经两眼发光的教授们说道:“考虑的怎样?我这里的职位完全向大家敞开。”

吴大猷眉开眼笑的说道:“教授,这还用问吗?你就说我们什么时候上班?”

其他的教授也早已手脚痒痒,纷纷等着杨正午的安排。

杨正午说道:“那就明天,我今天让工作人员给你们配齐工作站。明天开始我们的第一个工作是激光铀浓缩技术的验证。出去的时候,我给大家准备了该实验的相关技术原理说明书。”

激光技术、核技术这些代表那个时代最先进的科学,在特区的技术体系中仅仅是入门,花费几代人才成熟的激光技术和核技术作为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被特区唯一继承,吴大猷这些教授,他们一步跨过了几十年,站到了同时代物理学研究的最高峰,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教授研读完基础理论科学之后,理论水平已经非常接近航母核技术官员。不过,这些人的科学潜质则远远超过了那些核技术人员。

特区核工程实验室有了这批教授的参与,研究进度突飞猛进。

就以激光铀浓缩技术为例,穿越之前这项技术还掌握在美国手中。美国政府把他列为绝密,以这个技术发展起来的一家秘密核浓缩工厂。比传统意义中的气体扩散法和气体离心法效率提高了几百倍,一家规模中等的激光铀浓缩工厂,能够同时满足一百多家的核电厂浓缩铀的需求。核电技术成本大幅度的降低,真正实现了核电成本大幅度低于水电和火电的成本。

这个技术,在穿越之前,国内的原子核研究所也仅仅知道原理,很多细节和技术工艺都处于研究阶段,当时,杨正午院士也是这个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所以,对这个技术有足够的认识。

这次召集教授们重启这个项目,是因为特区目前的电力产能不足以使用气体扩散法浓缩铀,而使用离心机则在时间上来不及,按现在的工业技术水平,离心机铀浓缩工厂将是一个庞大的工程,特区为过渡技术投入这么大的时间和人力显著不合算。

所以特区高层也支持杨教授重启激光铀浓缩技术的方案。这套方案虽然技术水平高,但是他对工业技术综合水平的要求不高,只要搞的定原子激光,能够获得特定的激光频率,就能实现激光铀浓缩技术,这对特区来说是个合适的选择。

后面的事实也证明杨教授的选择是正确的,激光核浓缩技术中,两个核心难题分别在吴大猷和周同庆教授身上产生。后者最先发现了原子激光中特定的频率,实现了对铀蒸汽中的u235和u238的标定,让u235成功地带上了负电性。前者则成功地研制出了光谱探测方法,成功筛选带有负电性的u235,并使其被吸附在固定的金属板上。

这两项核心技术的实现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怒海穿越之征服1934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未来小说只为原作者愤怒之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愤怒之翼并收藏怒海穿越之征服1934最新章节146、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