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汤正阳的解释,我心中暗自庆幸,还好当时没有一时激动将那玉匣上的铜锁撬开,要不然,如果那玉匣中所藏的重要线索被一把火给烧掉的话,我们可能就要前功尽弃了。墩子听汤正阳这么一说,似乎也开始对这把小小的铜锁感兴趣了,于是就问道:“那么这把锁你又是怎么得到的呢?”汤正阳刚想回答,突然他店里的一只西洋古钟“当当当”地敲了十二下。他看了看时间,笑着说道:“哎呀,时间不早了,各位都还没吃午饭吧?走咱们吃酱驴肉去,我一边吃一边说给你们听。”墩子一听到吃,更是高兴,笑着回答说:“好啊,事不宜迟,现在就去。”于是汤正阳就锁了店门,笑着带我们朝上次那家驴肉店走去。

我们来到店里,找了一个角落的位置坐下,点好了酒菜,汤正阳这才开始继续和我们聊了起来。原来,汤正阳的祖上,世世代代都是这片秦川大地上的穷苦人家。到了他祖父那辈,因为家里清苦,实在没有办法,所以才不得已干起了这掏土摸金的活计。因为干这种活计,成天都要在荒坟古冢里钻来钻去,尽是和死尸明器打交道,阴气太盛,危险性也很大。当年他的父亲就是因为在一座古墓中被千年阴气所伤一病不起,撒手而去的。当时汤正阳的母亲已是身怀六甲,自从死了丈夫之后,一直是郁郁寡欢。等生下汤正阳后不久,便也郁郁而终了。从此,汤正阳的祖父又是当爹又是当妈,辛辛苦苦把汤正阳带大。因为他祖父决定把这门手艺也传给汤正阳,所以就给他起了个正阳的名字,希望可以以正气压制坟墓中的邪气,以阳气克制死尸上的阴气。

因为这门手艺传到汤正阳的手上已经是第三代了,所以他在祖父的调教之下积累了不少经验,学到了不少真传,最后也成了这一带的土夫子中小有名气的一号人物。那一天,汤正阳同往日一样在店里打理着店铺,突然,从门外闯进一个人来。汤正阳一看,原来是自己熟识的一个同行刘二柱。他进了门后,就悄悄对汤正阳说,自己前些日子在雍城郊外发现了一处古墓,于是就想和汤正阳一块去墓中摸上几件明器。汤正阳一听有东西可摸,自然是一口同意。于是两人带好了挖土打穴的旋风铲。撬开棺木的撬棍等工具便连夜赶到了那里。

当他们到达那一片荒地的时候,天色已黑。汤正阳一看,自己眼前的是一片颇为平整的平原。上面长满了没过膝盖的荒草。远处稀稀拉拉的长着几棵光秃秃的歪脖子树,看上去有一点糁人。这时,刘二柱指着他们面前的一个土坡说,前两天,他已经在这里勘察好了,这土坡下面的三四米处就有夯土,范围还不小,应该是个大墓。汤正阳看了看这四周的环境。发现这里四面开阔,旁边有几座大山矗立,确实是块不错的阴宅选地。

看看时间已经不早了,于是两人根据自己多年来分金定穴的经验,找好了一个打盗洞的最佳位置,然后就用带来的旋风铲,迅速的打起盗洞来。这旋风铲和著名的洛阳铲一样,也是河南的土夫子发明的。这种铲有三个铲面,如同螺旋浆一样装在铲头。旋转着挖起泥土来,非常迅速。不到一根烟的工夫。他们就挖到了那结实的夯土层。两人收起专挖松土的旋风铲,改用手铲继续挖着。可挖了还没多久,两人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葬地玄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未来小说只为原作者玉司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玉司南并收藏葬地玄经最新章节古格地宫 五十五.新的发现